什么是Ps?
或许很多人都听说过Ps,但并非每个人都能真正理解它的强大功能。
因此在正式教程开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到底什么是Ps?
Ps,即Photoshop,是由美国公司 Adobe 开发的图像处理软件。主要应用于平面设计、电商设计、UI设计、网页设计等与图像相关的行业,自从1990年首次发布以来,它已经成为图像编辑领域的行业标准,以至于目前很多人用诸如【P图】等词汇来形容自己对图片的编辑。
Ps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图片编辑工具,它更是一个创意的平台,让设计师、摄影师和艺术家能够将他们的想象力变为现实。无论是调整照片的色彩和光线,还是创建复杂的数字艺术作品,Ps都能提供几乎无限的可能性。
Ps操作面板
如下图所示,Ps的操作面板主要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
工具栏
属性栏
菜单栏
面板栏
面板栏为用户提供了灵活的界面布局,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工作需求进行调整,你可以自由拖动选项卡,让更常用的选项卡在更前面:
也可以删除不用的选项卡或选项卡组:
如果后期需要但是找不到选项卡(组)也没有关系,点击下图所示的位置进行工作区复位即可:
操作栏
显示器
图层
以下是PS中各种不同的图层:
文字图层(标志为T)
图片图层(直接显示略缩图)
形状图层(略缩图右下角有一个小矩形)
新建和删除图层
新建图层有两种方法:
- 使用快捷键新建图层:Ctrl + Shift + Alt + N,其实这个快捷键过于复杂,很少用,所以用方法2会更多。
- 手动添加图层,如下图所示:
删除图层同样也有两种方法:
- 选中图层后直接按 Delete即可删除。
- 手动删除图层,如下图所示:
隐藏图层
点击图层前的小眼睛可以隐藏对应的图层,橙色部分没有小眼睛,代表的是隐藏该图层,有小眼睛的是显示该图层:
锁定图层
选择图层后点击图层工具栏上方的小锁可以锁定该图层,锁定后该图层不允许操作,点击该图层后的小锁可以解锁:
锁定图层后再编辑该图层会显示:
图层组操作
用鼠标左键单击就会选中该图层,选中一个图层后,图层背景颜色会变成灰色,如下图图层1,查看一个图层时(鼠标悬停在该图层上),图层背景颜色会变成蓝色,如下图图层2:
选中多个:按住alt+鼠标左键,可以选中多个图层,点击第二次会取消选中该图层
连续选中:按住shift+鼠标左键,依次选中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图层,会选中两个图层中间的所有图图层:
编组操作:选中需要编组的图层后,Ctrl+G一键对所选中的图层从分组:
分组成功后可以双击该组的名字(文字处)改名。
我们也可利用图层的颜色划分为该图层做区分,以便图层多时快速选择,划分颜色后,图层前面的小眼睛下面会增加对应的颜色:
图层覆盖
所谓图层就是“透明的玻璃纸”,一个图一个层,一个层一个图,内容逐层叠加,上面的图层会盖住下面的图层,我们看到的整体效果就是所有的图层叠加到一起的效果。
因此,位于图层栏上面的图层会覆盖下面的图层。
图层相关快捷键
选中图层后,使用以下键位可将图层进行对应操作:
图层下移:Ctrl + [
图层上移:Ctrl + ]
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加上 Shift 可一键置顶置底,即:
图层置底:Ctrl +Shift + [
图层置顶:Ctrl +Shift + [
合并下方所有图层:Ctrl+Shift+E
移动工具(面板快捷键V)
移动:勾选属性栏中的自动选择(默认自动选中)可以直接使用鼠标拖动该图层,但是一旦图层多了可能会选中错误图层,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再右侧图层面板单击选中,或按住 Ctrl 移动物体。
约束移动方向为横向: + Shift
移动工具属性栏详解
点选:按住 Ctrl 点击物体即可选中,再次移动即可
加选:按住 Ctrl + Shift 依次点击物体,即可移动多个物体
减选:加选后在物体上再按 Shift 即可减去选中
复制:Alt + 鼠标左键拖动该图层,就会复制一个相同的图层出来
平均分布和对齐
移动工具下的属性栏中,有一系列的对齐和分布工具:
这里需要注意:
- 对齐:至少
两个物体 才可以对齐操作,注意对齐的六种方式中(红色框标注)都有一根竖线,竖线在哪,点击对应的图标,就向哪对齐,例如最左边的竖线在左边,即已所选中的图形中,以图形最左边为基准线进行对齐:
- 分布:至少
三个物体 才可以进行分布操作,分布只有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左边的是垂直分布,即将三个图形的纵向进行均匀分布,如下图所示,三个图形采用垂直分布后进行了三等分的均匀分布:
画板工具(移动工具展开)
画板工具是2024版才增加的工具,可在移动工具隐藏菜单中(鼠标右键)更换:
画板工具可以在PS面板中自由增加若干个画板,并通过鼠标左键自由选择需要的画板大小:
画板工具属性栏详解
画板工具的属性栏如下图所示:
画板工具常用于临摹和参考、对比等使用场景,如下图所示,在面板中添加需要模仿的图片,在面板1中进行临摹:
抠图工具
抠图是Ps最常用的操作之一,是把图片或影像的某一部分从原始图片或影像中分离出来成为单独的图层,例如,下图中有一个苹果,我现在需要将这个苹果单独拿取出来而不需要后面的背景,这就需要用到抠图:
前期准备
抠图具有严谨的工作流程,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将导致最终结果的不完美,抠图的基本流程如下:
素材质量:确保被扣物体图片画质清晰,图像分辨率高
选区范围:所绘制的选区范围能够很好地包含物体
替换背景:放入新的背景图或者存储为PNG格式(透明)
反向选择:Ctrl + Shift +I
为选中选区新建图层:Ctrl + J
工具选择
Ps中有很多工具都可以用来抠图,可以根据我们所需扣取素材的形状是否规则、颜色过渡情况、反差程度来决定选取哪种工具。
套索工具(面板快捷键L)
套索工具(自由度高):套索工具是延着鼠标方向,自由进行绘制的工具,结束后鼠标单击起始点和终点重合会自动产生选区,常搭配创成式填充或填充(快捷键:SHIFT+F5)用来删除不需要的选区,如下图所示:
多边形套索工具(精准度高):多边形套索工具产生两点之间的线段是直线,因此只适用于规则的多边形,主动双击时或起始点和终点重合会自动产生选区,如下图所示:
磁性套索工具(自动化程度高):沿着鼠标标记的方向进行磁性吸附,注意移动速度不能太快,否则会导致误差非常大,并且在拐点时最好通过鼠标点击,主动双击时或起始点和终点重合会自动产生选区,例如下面这个不规则图形,使用磁吸套索工具,就可以很轻松的将它快速描边选取:
选区画笔工具(结合画笔工具进行选区操作):选区画笔工具和套索工具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和画笔工具一样,是通过涂抹区域的方式来选择一片区域,而非通过描边的方式进行选取,如下图所示:
假如人物面部的皮肤有一些偏黄,我们需要针对面部皮肤进行一些修正,让肤色更贴近冷白皮的效果,就可以通过选区画笔工具创建一个人物面部蒙版,通过色相饱和度将黄色色相向右(蓝色方向)偏移,并降低黄色的饱和度,就可以得到以下效果:
魔棒工具(面板快捷键W)
魔棒工具适合选区颜色相似、与其它对比强烈的抠图场景,你甚至可以直接理解为它就是对所选图层内的所有相同或类似颜色进行取样,其属性栏面板如下:
魔棒工具属性栏中的三个名词:
- 容差值:容差值越大,点击识别范围也就越大,对像素相似程度的要求就越低,选取的颜色也就越多;反之越小。
- 连续:开启后,画面上只会生成一个符号要求的选区;反之多个。
- 取样点:一般不改变,用来设置魔棒工具的取样范围,选择“取样点”,可对光标所在位置的像素进行取样;如果我们修改为“3×3平均”,可对光标所在位置3个像素区域内的平均颜色进行取样,其他选项以此类推。
它还有两个有较大区别的子工具:快速选择工具和对象选择工具,这两个工具原理与魔棒工具一样,都是在选区颜色相似、与其它对比强烈时最适合使用,区别在于:
快速选择工具的标识内有一支画笔,这说明它的使用方法与画笔工具类似,该工具能够利用可调整的圆形画笔笔尖快速“绘制”选区,也就是说,可以像绘画一样涂抹出选区。
对象选择工具则是 Ps 通过 AI 模块对单个对象或对象的某个部分(人物、汽车、家具、宠物、衣服等)的进行自动框选的过程,只需在对象周围绘制矩形区域或套索,对象选择工具就会自动选择已定义区域内的对象。
- 矩形模式:通过矩形框选。
- 套索模式:自行绘制套索框选。
如果需要抠图的范围与周边范围边缘没有明显的分界线,可能就会出现误差或误选:
本站所有文章版权遵从岁有余生免责条款,请自行查阅。
暂无评论内容